close

台灣首顆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5號」,發射升空後在軌道繞行第五圈時成功與台灣的地面站進行通聯。記者徐兆玄/攝影 分享 facebook 台灣首顆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5號」,台灣時間今天凌晨從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發射升空後在上午軌道繞行第五圈時成功與台灣的地面站進行通聯,坐鎮科技部觀看通聯直播的科技部長陳良基隨即舉杯向國家實驗研究院和國家太空中心表達祝賀之意。【中央社/台北25日電】最具台灣味的「福衛五號」衛星在今天上午11時10分進行軌道繞行第五圈,進入台灣地面站通訊範圍內也成功和中壢地面站進行通聯,科技部現場進行直播並開香檳慶祝。台灣首個自主研製的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接續「福衛二號」任務,已於台灣時間25日凌晨2時50分由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火箭獵鷹9號承載發射升空,同時也象徵台灣太空計畫邁向新紀元。科技部隨後於上午11時進行福五經過台灣上空與太空中心接收站首次正式通聯記者會,透過現場連線畫面可看到中壢接收站收到福五在軌道繞行第五圈訊號的曲線圖變化。科技部長陳良基受訪時表示,福五已順利在720公里高空的任務軌道上,目前已能接收訊號和掌握衛星樣態,後續將進行衛星功能和充電情形的相關檢測,估計一週後穩定樣態、兩週後開始取像。他指出,依據福二經驗,許多國家都會來購買遙測地圖,首年影像產值就達新台幣上億元,有特殊商業價值;估計福五未來衍生效益更多,且藏富於民而非僅止於國家太空中心,可帶動相關航太產業跟上,若後續測試成功的話,其透過CMOS感測器進行影像擷取,可望成為台灣獨佔產業。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政憲會中簡報說明,福五在凌晨2時50分發射成功,升空後約80分鐘(凌晨4時11分)首度和海外地面站通聯,衛星由設於國家太空中心的衛星操控中心接管操控;升空後約401分鐘(凌晨9時32分)首度與台灣地面站進行測試通聯。海外站通聯部分,余政憲表示,衛星升空第一圈在凌晨4時11分至25分,位於挪威的斯瓦巴接收站接收到衛星訊號,凌晨5時50分完成與地面站通聯;第三圈上午7時31分至43分,衛星如預期進入安全模式,狀態良好並進行參數調整中。另外,第四圈於上午9時32分至44分,首度和中壢地面站進行測試通聯成功。他指出,福五升空後的兩個重要任務,就是「遙測」和「科學」任務,同時也代表台灣具有自主研發衛星的能量。余政憲提到,若一切順利,預計福五升空後兩週可傳回首張照片,每年約可拍攝21萬1674幅影像,約等於3486個台灣,預估一個月後可完成全部功能測試,開始執行為期5年的遙測觀測任務和電離層量測試驗。科技部長陳良基(中)舉杯向國家實驗研究院和國家太空中心表達祝賀之意。記者徐兆玄/攝影 分享 facebook 科技部長陳良基與福衛五號模型。記者徐兆玄/攝影 分享 facebook


2BAA2BDCD1EE96E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thdydda3if 的頭像
    ruthdydda3if

    ruthdydda3if@outlook.com

    ruthdydda3i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